永續人才短缺的挑戰與對策

在人才短缺的情況下,要找到能滿足企業需求的永續人才更是難上加難!好不容易從人力市場找到條件符合的人選,並給予有吸引力的薪酬及職務,但要如何留住這些市場上稀有的人才又是一個挑戰!

企業首先要做的是盤點永續人才的缺口,這些缺口有些固然是要從外部招募,有些則可以從內部公開招募有相關經驗,且願意往ESG方向發展的內部人才。招募內部人才的好處是其對公司的產業、業務、組織及文化都已熟悉,如果欠缺的只是ESG的專業能力,只要其個人有強烈的學習動機,透過培訓及專案的歷練可以很快上手。

  • 企業要重視永續相關人才的持續培養與發展,因為ESG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無論是外部或內部招募所得的人才,都必須繼續予以培養與發展,甚至要編列較高的培訓預算,或協助其制定「個人發展計畫」,不僅可以讓他們的技能與時俱進,更是留住永續人才的一個好方法。
  • 企業要能打造一個永續人才的發展環境,這包括了:公司高層認同永續的精神,公司針對重大主題投入足夠的心力,各部門也都願意積極配合–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可透過將永續目標與指標納入部門與個人的目標與指標的做法來達成。永續人才在這樣的企業環境中,更能發揮所長,也更能感受到其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最後期許台灣企業在面對永續人才缺口挑戰時,不只能找到適合的永續人才,更能持續培養及發展這些人才,甚至打造一個適合永續人才發展的環境,其實,這也是一個孕育永續文化的環境。


作者介紹|人才發展與企業永續 顧問總監 邱立基 Lee

有30年以上的管理顧問經驗,除擁有SGS 「GRI 準則與報告書保證實務」、法國標準協會(Afnor) 「碳資產管理師」的認證資格外,也是Afnor 《永續策略管理師》國際認證課程的特約講師。

♦專長:
人才發展、目標與績效管理、ESG的社會影響力(S)與公司治理(G)、永續報告書培訓與輔導、ESG策略規劃、未來思考導向策略規劃、企業讀書會。

♦輔導實績
統一超商、味丹企業、仁寶電腦、英業達、中石化、喬福泡綿、全漢工業、介明塑膠、鈦郁工業、四星國際、碩陽電機、喜提達物流、一汽-大眾、中國電信、家樂福、Nokia、BP…等上百家中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及外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