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的導入與建置實務
目 錄
壹、一分鐘認識 ISO 45001
一、什麼是 ISO 45001?
ISO 45001是全球第一個職業健康安全(OH&S)的國際標準,旨在提供一個通用框架,幫助各種規模與行業的組織,系統性地預防工作相關的傷害與疾病,並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場所。其核心精神在於將職安衛管理整合至企業的核心營運流程中,強調「領導統御」與「工作者參與」,並採用「PDCA(規劃-執行-檢查-行動)」的持續改善循環模式。
二、導入 ISO 45001對企業的好處
建置此系統的核心好處,在於從被動應對事故,轉變為主動預防風險。它不僅僅是符合法規,更是建立一個正向、安全的組織文化,從而保護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員工。
- 營造業:導入 ISO 45001後,透過系統性的風險評估與管制措施,工地意外事故率在兩年內明顯降低了,不僅減少了鉅額的賠償與醫療支出,更贏得了多項公共工程標案的信任票。
- 精密製造商:為打入歐美供應鏈,建置 ISO 45001系統。導入後,員工因重複性動作造成的肌肉骨骼傷害案件明顯減少了,生產線的穩定性與良率並隨之提升,成功獲得國際大廠訂單。
- 化學品製造廠:在導入系統後,強化了化學品管理與緊急應變程序,員工對高風險作業的信心顯著提升,離職率明顯下降,並因優良的工安紀錄,每年節省了保險費用。

貳、職安是影響企業永續很重要的關鍵
台灣的職業安全問題依然嚴峻,特定產業的風險尤為突出,若忽視這些警訊,企業將面臨超乎想像的營運衝擊。
一、看見職安對企業營運影響與危機
- 營造業:根據勞動部統計,營造業的職業災害千人率長年高居各行業之首,特別是墜落、滾落事故,佔了死亡職災的近五成。光是一件重大工安意外,就可能導致工程停擺、鉅額罰款與商譽掃地。
- 製造業:製造業的「被捲、被夾」事故頻傳,每年造成數百起失能傷害。例如,金屬加工廠曾因操作員未依安全程序作業,導致手臂捲入機台造成永久性傷害,公司除了面臨百萬賠償,該產線也停工一個月進行安全改造。
- 運輸及倉儲業:近年來物流需求暴增,但外送平台與貨運司機的交通事故、過勞駕駛問題也隨之浮現。這些事故不僅造成人員傷亡,更凸顯了企業對於新興工作模式風險管理的不足。
二、看不見的隱憂-潛在的隱藏成本:
職災的成本遠不止於帳面上的罰款與賠償金。其隱藏成本更為驚人,包括:
- 生產力損失:事故調查、產線停工、員工士氣低落所造成的整體效率下降。
- 行政與法律成本:處理事故調查、訴訟程序的管理時間與律師費用。
- 人力資源成本:傷兵的職務代理、新進人員的招募與訓練成本以及核心員工的流失。
- 商譽與品牌衝擊:負面新聞報導導致客戶流失、供應鏈訂單減少及企業形象受損。
三、企業其實可以做的更好:
假設一家中型製造廠,若能透過導入 ISO 45001,成功預防一件可能導致員工失能的重大機台操作事故,其省下的直接與間接損失估算如下:醫療與賠償金約150萬、停工與產能損失約80萬、行政與法律費用約50萬、商譽損失(難以估計但影響深遠)。總計,一次成功的預防,至少能為企業省下超過300萬元的潛在巨大損失。
參、為什麼ISO 45001很重要?
導入 ISO 45001不僅是為了符合法規或避免罰款,它能為企業帶來全面且深遠的策略性價值。以下是其最核心的四大導入效益:

導入效益 | 說明 | 實例 |
---|---|---|
1. 強化企業韌性與商譽 | 建立系統化的風險管理機制,能有效預防職災、降低營運中斷風險。對外,取得國際認可的證書是進入全球供應鏈的入場券,能顯著提升客戶、投資人與社會大眾的信任感。 | 電子零組件廠導入後,成功打入對工安要求極高的歐洲車廠供應鏈,年度訂單因此而增加。 |
2. 降低營運成本與風險 | 透過主動識別與控制危害,直接減少因事故造成的醫療、賠償、罰款及保險費用。同時,穩定的工作環境能減少停工損失,提升生產效率。 | 一家食品加工廠在導入系統後,因滑倒、割傷等小型事故減少,年度職災保險費率明顯降低了,相當於節省了數十萬乃至於超過百萬元的支出。 |
3. 提升員工向心力與生產力 | 當企業展現對員工安全的重視,能大幅提升員工的歸屬感、滿意度與工作士氣。安全的環境讓員工能更專注於工作,減少因擔憂風險而產生的心理壓力,進而提升整體生產力。 | 某傳統產業公司在導入後,員工對公司的安全承諾滿意度明顯提升,高風險部門員工離職率在一年內明顯下降了。 |
4. 確保法規遵循與避免罰則 | ISO 45001的框架要求企業持續鑑別並遵循最新的職安衛法規,建立合規性登錄冊與查核機制,能有效避免因觸法而導致的罰款、停工命令,甚至刑事責任。 | 一家化學工廠透過系統性的法規查核,及時更新了化學品標示與儲存設施,在主管機關的突擊檢查中完全符合規定,避免了可能的罰款。 |
肆、什麼產業需要 ISO 45001
理論上,任何有員工的組織都需要管理職業健康安全,但對於高風險或受高度監管的產業而言, ISO 45001 幾乎是必備的管理工具。
最需導入的產業 | 導入的具體效益 | 正面實例 |
---|---|---|
1. 營造業 | 系統化管理工地安全(如高架、動火、開挖作業),降低重大傷亡事故率,提升工程投標競爭力,並有效管理分包商的安全績效。 | 國內大型建商導入後,其重大職災率(失能傷害頻率)在三年內逐步下降了,並因此獲得多項政府公共工程的加分資格。 |
2. 製造業 | 有效控制機械操作、化學品暴露、噪音、人因工程等危害,降低事故率與職業病發生率,穩定生產線運作,滿足國際品牌客戶對供應鏈的稽核要求。 | 一家金屬製品廠導入後,員工聽力受損的職業病新增案例連續兩年為零,且因改善人因工程,生產效率明顯提升了。 |
3. 化學/石化業 | 強化製程安全管理(PSM),預防火災、爆炸、毒性物質洩漏等災難性事故,建立完善的緊急應變計畫,並提升社區與主管機關的信任。 | 石化廠在導入系統並整合PSM後,其年度安全演練的應變時間縮短了,且成功通過美國客戶嚴格的EHS稽核。 |
4. 醫療保健業 | 保護醫護人員免於生物危害(如針扎、感染)、化學品暴露、暴力及過勞等風險,降低人員流動率,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病人安全。 | 區域教學醫院導入後,護理人員的針扎通報事件減少了一半,肌肉骨骼傷害的請假時數也明顯下降了。 |
5. 運輸及倉儲業 | 管理駕駛疲勞、車輛維護、貨物裝卸安全及倉儲環境風險(如堆高機作業),降低交通事故率與貨物損失,確保物流鏈的穩定與及時性。 | 大型物流公司為其車隊導入系統後,每百萬公里的事故率下降了,連帶使車輛保險成本也降低了。 |

伍、ISO 45001輔導流程
一般而言,透過專業顧問公司輔導導入 ISO 45001,會依循一套結構化的流程,以確保系統建置的完整性與有效性。以下為常見的八步驟流程:

流程別 | 輔導重點 | 輔導目標及預期效果 |
---|---|---|
1. 啟始會議與差異分析 | 取得高階管理階層的承諾,成立推動小組。顧問將對照 ISO 45001 條文,盤點企業現況與標準要求之間的差距。 | 目標:確立專案範圍與目標,讓全員了解導入決心。 效果:產出差異分析報告,作為後續規劃的基礎。 |
2. 系統規劃與目標設定 | 依據差異分析結果,規劃詳細的導入時程與資源。協助企業依其危害鑑別結果,設定具體、可量測的職安衛目標。 | 目標:目標:制定務實可行的導入計畫與績效指標。 效果:產出專案甘特圖與職安衛目標方案。 |
3. 文件化系統建置 | 協助撰寫或修訂符合標準要求的政策、程序書、作業指導書與表單,確保文件內容具備可操作性,並與現有流程整合。 | 目標:建立一套符合標準且適合企業運作的管理文件。 效果:完成職安衛管理手冊與各階程序文件。 |
4. 教育訓練 | 針對不同層級人員(高階主管、管理代表、一般員工)進行 ISO 45001條文、內部稽核、風險評估等主題的訓練。 | 目標: 升全員的職安衛意識與系統運作能力。 效果:確保各級人員了解自身在系統中的角色與責任。 |
5. 系統實施與運行 | 輔導企業依據新建置的文件化系統,全面展開運作,例如執行危害鑑別、落實採購管理、進行變更管理與緊急應變演練。 | 目標: 將書面程序轉化為日常工作習慣。 效果: 累積系統運作的紀錄與數據,以供後續查核。 |
6. 內部稽核 | 訓練並帶領企業的內部稽核員,對自身的職安衛管理系統進行全面性的自我體檢,找出系統運作與標準要求不符之處。 | 目標:驗證系統的符合性與有效性,找出改善機會。 效果:產出內部稽核報告與矯正預防措施要求。 |
7. 管理審查會議 | 協助高階管理階層召開管理審查會議,匯報系統績效、內外部稽核結果、法規遵循狀況等,並做出持續改善的決策。 | 目標: 確保高階主管掌握系統成效並投入資源支持。 效果: 產出管理審查會議紀錄與改善決議。 |
8. 驗證稽核與取得證書 | 協助企業選擇驗證機構,並在外部稽核過程中提供支援,針對稽核發現的缺失進行改善,最終順利取得 ISO 45001證書。 | 目標:目標:通過第三方獨立驗證。 效果:獲得 ISO 45001證書,完成導入專案。 |
陸、常見的挑戰
- 高階管理階層的承諾流於形式
- 挑戰:最高管理階層雖然口頭上支持,但未實際投入資源(時間、金錢、人力),或將其視為僅是品保或環安衛部門的責任,導致跨部門協調困難,政策無法貫徹。
- 員工抗拒變革與文化慣性
- 挑戰:基層員工習慣於既有的工作方式,認為新的安全程序(如:開工前安全檢點、穿戴個人防護具)是「找麻煩」、「浪費時間」,因而產生抵觸情緒,導致政策在第一線無法落實。
- 資源不足與能力缺口
- 挑戰:企業未配置專職的推動人員,或負責人員身兼數職,沒有足夠時間與專業知識來推動系統。此外,對於危害鑑別、風險評估等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內部缺乏能勝任的人才。
- 將系統視為「一次性專案」而非「持續改善的過程」
- 挑戰:許多企業將「取得證書」視為終點。一旦通過驗證,便鬆懈下來,不再確實執行內部稽核、管理審查與目標追蹤,導致系統逐漸弱化,最終又回到意外發生後才檢討的老路。
柒、導入 ISO 45001前的自我評估
在投入資源導入 ISO 45001之前,企業可以透過以下10個問題進行快速自我評估。若您的企業符合下列任2項或以上描述,強烈建議您應立即考慮導入 ISO 45001管理系統。
1.事故與事件:
過去一年內,公司是否曾發生過導致員工受傷的職業災害,或是有驚無險的「虛驚事件」?
2.客戶與供應鏈要求:
您的主要客戶(特別是國際品牌或大型企業)是否在訂單或稽核中,對供應商的職業安全衛生表現提出要求?
3.法規遵循壓力:
您是否感覺難以完全掌握並符合日益複雜的職安衛法規,或曾因違反法規而受到警告或處罰?
4.投標與市場競爭:
在參與政府標案或爭取新市場時,是否因為缺乏如 ISO 45001這類的職安衛管理系統認證而處於劣勢?
5.保險成本攀升:
公司的職災保險費率是否居高不下,或保險公司曾因您的風險管理不足而提出警告?
6.高風險作業環境:
您的工作場所是否存在高風險作業,例如:高架作業、動火作業、密閉空間、化學品處理或重型機械操作?
7.員工流動與士氣:
在高風險崗位的員工離職率是否偏高?或員工是否曾對工作環境的安全性表達擔憂或不滿?
8.管理系統整合需求:
公司是否已經導入 ISO 9001(品質)或 ISO 14001(環境)系統,並希望將安全衛生管理整合,以提升整體管理效率?
9.企業社會責任與形象:
公司是否希望向利害關係人(投資者、員工、社區)展現對員工福祉的承諾,以提升企業的正面形象與ESG績效?
10.缺乏系統化管理:
您是否覺得公司的安全管理依賴少數幾位資深人員的經驗,缺乏一套無論誰來執行都能維持標準的系統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