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什麼是ISO 22301?

一、前言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代商業環境中,任何突發的營運中斷事件——無論是天災、疫情、供應鏈斷裂、關鍵系統故障或惡意網路攻擊——都可能對企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ISO 22301作為營運持續管理系統 (BCMS) 的國際標準,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幫助組織建立「營運韌性」(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確保在危機發生時,能迅速應變、恢復營運,將衝擊降至最低。

二、ISO 22301主要框架:

ISO 22301全名為《安全與韌性—營運持續管理系統—要求事項》,它並非教導如何處理單一災難的應變計畫,而是一套全面性的管理系統。其核心目標是透過事前規劃與準備,確保組織在面臨任何營運中斷事件時,能夠在預設的時間內,將關鍵業務與服務恢復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從而保護品牌、信譽及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主要框架ISO 22301

此標準的主要框架與核心概念包括:

  1. PDCA循環式改進模型:
    與其他 ISO 管理系統標準一致,ISO 22301同樣採用「規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的循環,確保營運持續管理的能力能夠不斷演進與優化。
  2. 營運衝擊分析 (Business Impact Analysis, BIA):
    這是 BCMS 的基石。組織必須系統性地識別其關鍵的產品與服務,並分析中斷事件對這些業務在不同時間點可能造成的衝擊程度。BIA 的產出會決定:
    • 最大可容忍中斷期間 (Maximum Tolerable Period of Disruption, MTPD):組織能承受某項業務完全中斷的最長時間。
    • 復原時間目標 (Recovery Time Objective, RTO):必須將該業務恢復至特定水準的目標時間。
    • 復原點目標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RPO):能夠容忍遺失的資料量(以時間衡量)。
    • 風險評鑑 (Risk Assessment, RA):
      識別並評估可能導致關鍵業務中斷的各種威脅與其發生的可能性,並決定相應的風險處理措施,以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或減輕其衝擊。
    • 營運持續策略與應變程序 (BC Strategy and Procedures):根據 BIA 與 RA 的結果,制定具體的策略與程序,內容涵蓋人員、資訊系統、廠房、供應商等各個層面,確保在 RTO 時間內恢復營運的資源與能力到位。
    • 演練與測試 (Exercising and Testing):定期舉辦不同形式的演練(如桌面推演、功能性演練、全面模擬演練),以驗證營運持續計畫(BCP)的可行性與有效性,並找出潛在問題加以修正。

簡而言之,ISO 22301引導企業從「如果發生了怎麼辦?」的被動思考,轉變為「為了確保永不中斷,我們該做哪些準備?」的主動管理模式。

貳、為何企業要導入ISO 22301?

全球供應鏈的複雜化與氣候變遷的加劇,使得營運中斷的風險與日俱增。導入ISO 22301對企業而言,是從生存基本盤到追求卓越的必要策略,主要原因如下:

一、提升組織韌性與應變力:

這是導入此標準最核心的價值。透過系統化的準備,企業不再是憑運氣或個人經驗應對危機,而是能有條不紊地啟動應變計畫,穩定軍心,迅速恢復營運。

二、滿足客戶與供應鏈要求:

許多客戶,特別是金融、高科技製造業的客戶,會將供應商的營運持續能力視為關鍵的合作門檻。取得ISO 22301驗證,是證明自身為可靠合作夥伴的有力證據。

三、符合法規與監管期望:

對於金融業、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如電信、電力)等,主管機關通常會要求其具備完善的營運持續計畫。導入ISO 22301是滿足這些合規要求的具體實踐。

四、保護品牌信譽與資產:

一次嚴重的營運中斷,不僅造成財務損失,更會重創客戶信心與品牌形象。有效的 BCMS 能在危機中展現企業負責任的態度,維護得來不易的商譽。

五、降低保險成本與營運損失:

具備經過驗證的 BCMS,能向保險公司證明企業已採取積極的風險管理措施,有機會降低營運中斷險等相關保費。同時,快速的恢復能力也能直接減少事件造成的財務損失。

參、ISO 22301對企業的重要性及幫助?

導入ISO 22301不僅是為了應對災難,其過程本身就能為企業帶來深遠的管理效益:

重要性 對企業的具體幫助
深入了解組織營運 透過營運衝擊分析(BIA),企業必須全面盤點與審視所有業務流程的關聯性與重要性,這有助於高階主管更清晰地掌握組織的運作命脈。
打破部門壁壘,促進協作 營運持續計畫(BCP)的制定與演練需要跨部門的通力合作(IT、廠務、人資、採購等),這能有效促進內部溝通與協同作戰的能力。
識別並強化營運弱點 評鑑過程會暴露出組織中潛在的單點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例如:唯一的供應商、無備援的系統、過度依賴特定人員等,促使企業及早進行改善。
建立危機溝通機制 標準要求建立對內(員工)、對外(客戶、供應商、媒體、主管機關)的危機溝通計畫,確保在混亂中能傳遞一致且正確的資訊,穩定利害關係人的信心。

肆、什麼產業需要推動ISO 22301?

任何營運中斷會造成重大衝擊的組織,都應導入 ISO 22301。特別是以下幾類對營運持續性要求極高的產業:

產業(ISO 22301)

一、金融服務業:

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系統只要中斷數小時甚至數分鐘,就可能引發市場混亂與巨大的金融損失,是法規強制要求的重點行業。

二、製造業 (特別是高科技與汽車產業):

採用精實生產(JIT, Just-in-Time)的供應鏈極為脆弱,任何一個環節中斷都可能導致整條產線停擺。

三、資訊與通訊業:

資料中心、電信商、雲端服務提供者,其服務的穩定性是所有數位經濟活動的基礎,「永不中斷」是其核心價值。

四、運輸與物流業:

航空公司、港口、貨運公司等,是全球供應鏈的動脈,其營運持續攸關整體經濟的順暢運作。

五、醫療保健產業:

醫院的資訊系統、維生設備、藥品供應等若發生中斷,將直接威脅病患的生命安全。

五、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

電力、自來水、天然氣、大眾運輸等公用事業,其服務的持續性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穩定。

總結而言,ISO 22301不應被視為一項成本支出,而是對企業「永續生存能力」的關鍵投資。它讓企業在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時,能擁有從容應對的底氣與快速復原的韌性。

【預約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打造企業永續韌性的護盾專人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