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4068-1 氣候變遷管理:邁向碳中和的權威指南
目 錄
壹、什麼是ISO 14068-1?
一、前言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日益嚴峻,「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已從一個環保口號轉變為企業永續經營的核心目標。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2023年11月正式發布的 ISO 14068-1 標準,正是為了提供一個清晰、可信且具國際共識的框架,引導企業如何科學化地實現並宣告碳中和。二、ISO 14068-1主要框架:
ISO 14068-1:2023《氣候變遷管理 — 轉型至淨零的碳中和》是一套針對「碳中和」的管理系統標準。它旨在取代過去較不統一的碳中和宣告標準(如 PAS 2060),提供一個更具公信力與一致性的全球性規範。
此標準的核心是建立一個階層化的管理路徑,強調「誠信」與「透明度」,要求企業必須以實際的減碳行動為基礎,而非僅僅依賴購買碳權來抵銷排放。其主要精神與框架包含:
主要框架 | 內容 |
---|---|
承諾與範疇 (Commitment & Boundaries) | 組織最高管理階層必須公開承諾達成碳中和,並明確界定達成碳中和的主體邊界(例如:整個組織、特定產品或服務)。 |
溫室氣體盤查 (GHG Quantification) | 需依循ISO 14064-1組織溫盤)或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等標準,進行全面且精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 |
碳中和管理計畫 (Carbon Neutrality Management Plan) | 制定一份具體的長期計畫,設定符合《巴黎協定》升溫控制 1.5∘C 路徑的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並規劃明確的減碳路徑圖。 |
減量為優先原則 (GHG Emissions Reduction) | 標準強調「減量優先於抵銷」。組織必須展現其在範疇一、二、三的實質減量努力與成效,並將其作為達成碳中和的首要手段。 |
高品質的碳權抵銷 (Offsetting) | 對於短期內無法透過自身努力削減的「剩餘排放量」,可以使用高品質、具永久性且經過驗證的碳權(Carbon Credits)進行抵銷。 |
報告與宣告 (Reporting & Declaration) | 透過詳盡的碳中和報告,透明地揭露上述所有步驟的資訊,並在完成第三方查證後,才能對外宣告達成碳中和。 |
貳、為何企業要導入ISO 14068-1?

在全球淨零排放的浪潮下,企業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與期待。導入ISO 14068-1不僅是應對挑戰,更是掌握先機的策略,主要原因如下:
一、避免「漂綠」指控:
過往企業常因碳中和宣告的依據不一、過程不透明而遭質疑「漂綠」(Greenwashing)。遵循ISO 14068-1這套全球公認的標準,能大幅提升碳中和宣告的可信度與公信力。
二、滿足供應鏈與客戶要求:
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客戶(尤其是歐盟市場)開始要求其供應鏈夥伴提出具體的淨零路徑圖。取得ISO 14068-1的查證,是證明企業氣候行動決心的最佳方式。
三、應對國際碳邊境稅 (CBAM):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已開始試行,未來企業出口產品若無法提供有效的碳排放數據,將面臨高昂的碳關稅。導入此標準有助於企業建立系統化的碳管理能力,應對貿易壁壘。
四、提升投資者信心:
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將企業的氣候治理與轉型能力納入 ESG 評估重點。一套符合國際標準的碳中和路徑,有助於吸引永續投資資金,提升企業估值。
五、驅動內部創新與轉型:
為了達成科學基礎的減量目標,企業必須推動製程改善、能源轉型、循環經濟等創新措施,這將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長期競爭力與營運韌性。
參、ISO 14068-1對企業的重要性及幫助?
導入ISO 14068-1能為企業帶來由內而外的實質效益:
重要性 | 對企業的具體幫助 |
---|---|
建立明確的淨零路徑圖 | 標準要求制定長期的管理計畫,幫助企業將模糊的「淨零」口號,轉化為有具體目標、時程與方法的行動藍圖,讓減碳策略能夠按部就班地執行。 |
強化碳數據管理能力 | 為了符合標準,企業必須建立從盤查、追蹤、減量計算到抵銷管理的完整數據鏈。這不僅能應對外部查證,更能作為內部決策的依據,找出成本效益最高的減碳機會。 |
提升品牌價值與市場區隔 | 率先遵循並通過ISO 14068-1查證的企業,能在市場中樹立氣候領導者的形象,贏得重視永續的消費者和客戶的青睞,創造市場區隔。 |
降低未來營運風險 | 透過系統性的氣候風險評估與減量規劃,企業能提前應對未來更嚴格的環保法規、能源成本波動及供應鏈中斷等風險,建立更穩健的商業模式。 |
肆、什麼產業需要推動ISO 14068-1?

基本上,所有有心朝向「淨零排放」或需要對外宣告「碳中和」的組織,不論產業或規模,都適用 ISO 14068-1。特別是以下幾類產業,更具導入的急迫性與必要性:
一、高碳排放產業:
如鋼鐵、石化、水泥、能源等,這些產業面臨來自法規與市場的巨大減排壓力,需要一套嚴謹的框架來規劃與證明其轉型路徑。
二、出口導向型製造業:
特別是電子、紡織、機械、金屬製品等供應鏈中的一環,其產品出口至歐美等重視氣候議題的市場,導入此標準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三、品牌與消費品產業:
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的企業,其品牌形象與永續承諾息息相關。透過可信的碳中和宣告(例如:碳中和產品),能有效吸引消費者。
四、金融與服務業:
雖然自身排放量較低,但作為投融資或服務提供者,金融機構可利用此標準來評估其客戶的氣候風險,並協助其客戶進行低碳轉型。
五、政府與公共組織:
城市、學校、公營事業等機構也可透過此標準,規劃並展示其在公共領域達成碳中和的決心與成果,作為社會表率。
總結來說,ISO 14068-1不僅是一個符合性標準,更是一套驅動企業從根本上進行氣候轉型的管理工具。在淨零已是全球共識的今天,盡早導入這套標準,將是企業抓住綠色商機、實現永續發展的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