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什麼是ISO 20400?

一、源起

ISO 20400 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2017年4月發布的一項國際指引標準。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議題的日益重視,企業和組織逐漸認識到其採購活動對環境、社會及經濟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在此背景下,制定一套指導組織如何實施永續採購的標準成為必要。ISO 20400 的制定參考並擴展了 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引」中的相關原則和核心主題,旨在為各種規模和類型的組織提供一個將永續性整合到其採購流程中的框架和實務建議。

二、一分鐘認識ISO 20400:

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引」(Sustainable procurement – Guidance) 是一份提供指導方針的國際標準,它幫助組織將永續發展的考量納入其採購政策、策略及日常作業流程中。它強調採購不僅僅是考量價格和品質,更應全面評估其對環境、社會及經濟(即永續發展的三大支柱)的整體影響。 重要的是,ISO 20400 是一個指引性標準,並非用於驗證或認證目的。它提供的是「如何做」的建議,而不是一套需要強制執行的「要求」。組織可以依據自身情況彈性運用此指引。

三、ISO 20400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ISO 20400 承襲了 ISO 26000 社會責任的核心原則,並將其應用於採購領域,這些原則包括:
核心要素 核心原則與概念
當責性 (Accountability) 組織應對其採購決策和活動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影響負責。
透明度 (Transparency) 組織應對其影響永續性的採購決策和活動保持透明。
道德行為 (Ethical behavior) 組織的採購行為應符合道德標準。
尊重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Respect for stakeholder interests) 組織應考量並回應其利害關係人(包括供應商、員工、客戶、社區等)的利益。
尊重法治 (Respect for the rule of law)
尊重國際行為規範 (Respect for international norms of behavior)
尊重人權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此外,ISO 20400 強調了永續採購中的幾個關鍵概念:

ISO 20400關鍵概念
  • 風險與機會管理 (Risk and opportunity management): 辨識、評估和管理與採購相關的永續風險和機會。
  • 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 採取適當步驟以辨識和預防採購活動中可能發生的負面永續影響。
  • 共謀規避 (Complicity avoidance): 避免因採購決策而間接助長侵犯人權或其他不道德行為。
  • 影響力範圍 (Sphere of influence): 了解並運用組織在供應鏈中的影響力來推動永續實踐。
  • 生命週期思維/成本 (Life cycle thinking/costing): 評估產品或服務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從原料取得、製造、運輸、使用到廢棄處理)的永續影響和總成本。
  • 對永續發展的貢獻 (Contribu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四、標準架構: ISO 20400 的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關鍵部分:

  • 第4章:了解基本原理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s): 界定永續採購的含義、核心原則、關鍵考量因素(如ISO 26000的社會責任核心主題、盡職調查、共謀、影響力範圍等)以及永續採購的益處。
  • 第5章:將永續性整合到組織的採購政策和策略中 (Integrating sustainability into the organization’s procurement policy and strategy): 指導如何在策略層面嵌入永續採購,包括高階主管的領導作用、制定永續採購政策、設定目標與指標。
  • 第6章:朝向永續性組織採購功能 (Organizing the procurement function towards sustainability): 闡述如何調整採購部門的組織結構和職能以支持永續採購,包括界定角色與職責、提升採購人員能力、利害關係人議合及設定優先順序。
  • 第7章:將永續性整合到採購流程中 (Integrating sustainability into the procurement process): 這是標準的核心操作部分,詳細說明如何在採購流程的各個階段(如需求規劃、供應商選擇與資格預審、招標與合約管理、供應商績效審查)應用永續性準則。

貳、為何企業要導入ISO 20400?

為何導入ISO 20400

企業採納ISO 20400的指引,推動永續採購,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一、管理供應鏈風險:

有效辨識和管理供應鏈中存在的環境(如污染、資源枯竭)、社會(如強迫勞動、童工、不安全工作章件)及治理(如貪腐)風險。

二、提升品牌聲譽與信任:

展現企業對道德和永續實踐的承諾,贏得消費者、投資者和其他利害關係人的信任。

三、滿足利害關係人的期望:

回應客戶、投資者(尤其是ESG投資者)、員工、非政府組織等對企業負責任採購的日益增長的期望。

四、提升資源效率並降低成本:

透過生命週期成本評估,可能發現長期的成本節約機會,例如採購更節能的設備、減少廢棄物等。

五、驅動供應鏈創新:

鼓勵供應商開發和提供更具永續性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六、確保業務連續性:

選擇負責任的供應商有助於建立更具韌性的供應鏈,減少因供應商問題導致的營運中斷。

七、貢獻於永續發展目標 (SDGs):

將企業營運與全球永續發展議程(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相結合。

八、吸引和留住人才:

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傾向於為具有良好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工作。

九、預應法規趨勢:

全球各地對供應鏈盡職調查和透明度的法規要求日益增加,永續採購有助於企業提前準備。

參、ISO 20400對企業的重要性?

採納ISO 20400指引對企業的重要性及幫助體現在:
益處 說明
提供可信的實施框架 為企業推動永續採購提供了一套國際認可的、系統性的方法和步驟。
有效的風險緩解 幫助企業識別、評估並管理其供應鏈中的各種永續性風險,降低潛在損失。
潛在的成本節約 透過生命週期評估、減少浪費、提升能源效率等方式,可能帶來長期的成本效益。
改善供應商關係 促進與供應商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合作,建立更穩固、更具建設性的長期夥伴關係。
強化創新能力 透過對供應商提出永續性要求,間接激勵供應鏈的創新活動。
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 良好的永續採購實踐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支持更明智的採購決策 將永續性納入採購考量,使決策更全面,兼顧短期與長期、經濟與非經濟效益。
促進內外部溝通 為企業就永續採購的努力和成效提供清晰的溝通基礎。
支持企業整體永續目標的達成 永續採購是企業實現其整體永續發展策略和目標的關鍵環節。

肆、什麼產業需要ISO 20400?

ISO 20400的指引適用於所有進行產品或服務採購的組織,不論其規模大小、所屬行業或地理位置。該標準的設計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彈性。特別是以下類型的組織可能會從中受益更多:

一、擁有複雜或全球供應鏈的組織:

這些組織的供應鏈風險通常更高且更隱蔽。

二、公共部門組織(政府機構、國營事業等):

這些組織通常有責任或面臨強大的公眾壓力來進行永續採購。

三、大型企業:

採購金額龐大,對供應鏈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其永續採購的影響也更顯著。

四、處於高環境或社會衝擊行業的企業:

例如製造業、服裝紡織業、電子業、農業、採礦業等。

五、具有高消費者可見度的品牌企業:

這些企業的聲譽更容易受到供應鏈問題的影響。

六、已承諾遵循ISO 26000或其他永續發展框架(如聯合國SDGs、GRI標準、ISSB準則等)的組織。

七、任何希望改善其ESG(環境、社會、治理)表現並減少其營運對環境和社會負面影響的組織。

伍、ISO 20400輔導流程

由於ISO 20400是指引性標準而非驗證標準,因此不存在正式的「驗證輔導流程」。以下是組織導入和實施ISO 20400指引的建議步驟,可尋求外部顧問協助,但最終是內部自我改進的過程:

ISO 20400 輔導流程

一、理解標準與高層承諾 (Understand & Commit):

  • 深入學習ISO 20400的內容,以及相關的ISO 26000標準。
  • 取得最高管理階層對推動永續採購的明確承諾和支持,並分配必要的資源。
  • 成立跨部門的永續採購推動小組(例如,採購、永續發展、法務、品保等部門參與)。

二、現狀評估與差距分析 (Current State Assessment & Gap Analysis):

  • 檢視組織現有的採購政策、策略、流程和實務,對照ISO 20400的建議進行評估。
  • 分析目前供應鏈中存在的永續風險與機會(例如,透過支出分析、風險地圖繪製等方法)。
  • 辨識出現有做法與ISO 20400指引之間的差距。

三、制定/修訂永續採購政策與策略 (Develop/Revise Policy & Strategy – 參考標準第5章):

  • 根據組織的永續發展目標和風險評估結果,制定或修訂採購政策和策略,明確納入永續採購的承諾、原則和目標。
  • 界定永續採購的優先領域和關鍵績效指標 (KPIs)。

四、組織採購功能與能力建構 (Organize the Function & Build Capacity – 參考標準第6章):

  • 明確永續採購在組織內的角色、職責和權限。
  • 對採購人員及相關利害關係人進行永續採購的培訓,提升其專業知識和技能。
  • 規劃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特別是供應商)的溝通和參與機制。

五、將永續性整合至採購流程 (Integrate into Procurement Process – 參考標準第7章):

  • 需求規劃階段: 以永續角度定義採購需求,明確永續性規格。
  • 供應商選擇階段: 制定永續性標準作為供應商資格預審、評估和選擇的依據。執行必要的盡職調查。
  • 合約管理階段: 在採購合約中納入永續性章款和要求。監督供應商對這些章款的履行情況。
  • 績效審查與學習階段: 定期審查永續採購實踐的有效性,總結經驗教訓,並尋求改進機會。

六、供應商溝通、參與及協作 (Supplier Engagement & Collaboration):

  • 向供應商清晰傳達組織的永續採購期望和要求。
  • 與關鍵供應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提升其永續發展績效。

七、監控、報告與持續改進 (Monitor, Report & Continuously Improve):

  • 建立永續採購的績效追蹤機制,定期監控進展。
  • 適時對內外部報告永續採購的成效與挑戰。
  • 基於監控結果和回饋,持續檢討並改進永續採購的策略和做法

雖然沒有外部驗證,但組織可以透過內部審核或委託第三方進行符合性評估,來檢視其永續採購實踐與ISO 20400指引的一致性程度,並作為持續改進的參考。同時華宇企管專業顧問團隊可以提供有效的協助。

【預約ISO 20400永續採購專人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