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快速看
前言
隨著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和ESG(環境、社會、治理)要求日益嚴格,進口代理商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橋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永續發展挑戰與機遇。本報告將深入探討進口代理商如何系統性地實施ESG策略,建立永續競爭優勢。
進口代理商ESG實施的核心架構

▲ 進口代理商ESG實施架構圖 – 三大面向及子領域分布。
1.環境面(Environmental)- 綠色營運與氣候行動
進口代理商在環境永續方面的實施重點聚焦於三大核心領域[1][2]。
碳管理與氣候變遷因應是首要任務。代理商需進行全面的組織碳盤查,涵蓋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電力間接排放)、範疇三(其他間接排放,包括運輸、供應鏈等),以建立完整的碳排放基線。同時,應設定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並建立產品碳足跡追蹤系統,特別是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國際碳關稅要求[3][4]。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代理商發揮影響力的關鍵領域。建立供應商ESG評估制度,要求供應商提供產品碳含量資訊,優先採購具環保標章的產品[5][6]。推動供應商取得ISO 14001環境管理認證,並建立供應商永續能力建構計畫,透過「大帶小」模式提升整體供應鏈的環境績效[7][8]。
循環經濟與資源效率方面,代理商應推動包裝材料減量與循環利用,建立廢棄物管理與回收機制,優化運輸路線以降低碳排放,並推動電子化作業減少紙張使用[9]。
2.社會面(Social)- 人權保障與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的實踐涵蓋內部員工管理與外部供應鏈治理兩個層面[10][11]。
員工權益與福利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石。建立公平薪酬制度,提供ESG相關教育訓練,確保職場安全衛生,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並建立有效的員工申訴機制[12]。這些措施不僅提升員工滿意度,也增強企業的人才吸引力和留任能力。
供應鏈人權管理是代理商社會責任的延伸。要求供應商簽署人權承諾書,明確禁用童工與強迫勞動,進行供應商人權風險評估,建立系統性的供應商稽核機制[13][14]。透過能力建構支持供應商改善人權表現,確保整個價值鏈的社會責任實踐。
社區與社會參與體現企業的社會價值創造。參與在地社區發展計畫,支持弱勢族群就業,推動教育與技能發展,參與產業永續發展倡議,並建立與客戶的永續夥伴關係[15]。
3.治理面(Governance)- 透明治理與風險管控
公司治理與透明度方面,設立ESG委員會或專責單位,制定明確的ESG政策與目標,建立ESG績效評估制度。定期發布ESG報告書,建立多元的利害關係人溝通機制,確保企業永續發展的透明度和可信度[18][19]。
商業倫理與合規是治理的核心要素。制定誠信經營守則,建立反貪腐機制,確保供應鏈合規管理,建立檢舉與申訴制度,進行定期內控稽核[20]。這些措施確保企業在追求永續發展的同時,維持高標準的商業道德。
風險管理是治理面的重要支柱。建立ESG風險識別機制,制定氣候變遷因應策略,建立營運持續管理計畫,進行全面的供應鏈風險評估,並建立危機處理機制[21][22]。
ESG實施的階段性規劃與成本分析

▲ 不同規模進口代理商ESG實施成本比較分析。
實施時程規劃
進口代理商的ESG實施建議採用四階段漸進式推動模式[23]。
- 第一階段(0-6個月)重點在於建立基礎架構。環境面著重建立碳盤查基礎能力和導入綠色採購政策;社會面制定員工權益政策和建立申訴機制;治理面成立ESG委員會和制定ESG政策。
- 第二階段(6-12個月)進入具體實施期。完成組織碳盤查並設定減碳目標,推動ESG教育訓練和建立供應商人權評估,同時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和完善內控制度。
- 第三階段(12-24個月)深化系統建置。建立產品碳足跡系統因應CBAM要求,完善供應商稽核制度並推動社區參與,發布第一份ESG報告書並建立績效評估機制。
- 持續改善階段(24個月以上)著重優化和擴展。持續優化減碳措施並擴大綠色供應鏈,深化利害關係人溝通並擴大社會影響力,強化透明度揭露並持續優化治理機制[24]。
投資成本評估
根據企業規模不同,ESG實施成本存在顯著差異。小型代理商總投資約128萬元,中型代理商約280萬元,大型代理商約525萬元[25]。主要成本項目包括ESG管理系統建置、外部顧問諮詢、系統與工具投資等高價值項目,以及碳盤查驗證、供應商評估稽核等專業服務費用。
關鍵挑戰與因應策略
供應鏈管理複雜性
進口代理商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供應鏈的複雜性和多樣性[26][27]。不同國家的供應商在ESG成熟度、法規要求、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代理商需建立分層分級的供應商管理機制,針對關鍵供應商進行重點管理,透過能力建構和技術支援協助供應商提升ESG表現。
國際法規遵循
隨著歐盟CBAM、美國清潔競爭法等國際碳關稅機制的實施,進口代理商必須協助客戶因應複雜的法規要求[28][29]。這包括收集產品碳含量資訊、進行第三方驗證、建立追溯機制等。代理商需投資建立專業的法規遵循能力,並與供應商密切合作確保資訊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成本效益平衡
ESG實施需要相當的投資,但效益往往在中長期才能顯現[30]。代理商需要建立明確的ESG投資報酬率評估機制,識別短期可見效益的項目優先實施,同時建立長期的價值創造策略。透過綠色金融工具、永續債券等管道降低實施成本。
成功案例與最佳實務
邁達特的責任供應鏈實踐
邁達特作為資通訊產品代理商,依據責任商業聯盟(RBA)行為準則建立供應鏈管理體系[31]。公司要求前十大供應商中的RBA會員遵循統一的社會責任標準,並透過供應商承諾書、定期評鑑、教育訓練等方式確保供應鏈的永續性。這種系統性的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了供應鏈的ESG表現。
綠色採購的系統化實施
許多領先的代理商已建立完善的綠色採購制度[32]。優先採購具環保標章的產品,要求供應商提供產品環境資訊,建立綠色供應商評選機制。這些實務不僅降低了環境影響,也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客戶滿意度。
政府政策支持與產業合作
政策工具與激勵機制
政府透過多種政策工具支持企業ESG實施[33][34]。包括碳盤查補助、綠色金融優惠、永續發展獎勵等。代理商應積極利用這些政策資源,降低ESG實施成本並加速轉型進程。
產業協會與平台合作
透過產業協會和專業平台的合作,代理商可以共享最佳實務、降低學習成本、建立產業標準[35]。參與產業永續發展倡議,與同業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推動供應鏈的永續轉型。
未來展望與建議
數位化轉型整合
ESG實施需要與數位化轉型緊密結合[36]。透過數位工具建立碳排放追蹤系統、供應商管理平台、ESG資料收集分析系統等,提升ESG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也為ESG實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國際合作與標準統一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代理商需要積極參與國際ESG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建立跨國合作機制,推動ESG標準的國際統一化,降低跨國經營的合規成本[37]。
價值鏈整合與創新
未來的ESG實施將更加注重價值鏈的整合和創新[38]。代理商需要從單純的貿易功能轉向價值創造者,透過ESG實施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價值主張,建立永續競爭優勢。
結論
進口代理商的ESG實施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戰略轉型過程。透過環境、社會、治理三個面向的協調發展,建立完善的永續發展體系,不僅能夠因應國際法規要求和客戶期待,更能創造長期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影響。成功的ESG實施需要企業高層的承諾、系統性的規劃、充足的資源投入,以及與供應鏈夥伴的密切合作。在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下,ESG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進口代理商維持競爭力和實現永續經營的必要投資。
資料來源:如附註。
作者介紹|華宇企管廈門分公司總經理 李志偉 博士
♦學歷:
- 國立暨南大學 產業經濟-科技管理博士/中央大學工業管理所碩士
♦專長:
- 生產管理、豐田式生產管理(TPS)、供應鏈管理、工業4.0、精實六標準差(Lean Six sigma)、統計製程管制、TQM、品管圈。
- ISO 14064-1/ISO 14067/ISO 50001/ISO 9001/ISO 14000、ESG報告撰寫。
- 六標準差設計(DFSS)、TRIZ(粹智)、專利設計(DFP)、實驗設計(DOE)、技術路線圖(TR)、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輔導實績:
上海乘用車、上海商用車、納智傑、三花集團、賓士集團、通用汽車、聯合汽車電子、寶鋼、比亞迪、富士康集團、中達集團、群光集團、天馬集團、英飛淩集團、圓剛科技、浙江大學、元智大學、上海電機學院、香港新華衛管理學院。
企業好夥伴
企業問題找華宇,免費諮詢企業因為管理或是驗證上有棘手問題嗎?
企業因為員工管理或是工廠管理上有棘手問題嗎?
- 華宇服務
企業輔導與診斷、精實生產、ISO國際驗證、人才管理、戰略管理指標、組織績效、六標準差、ESG永續報告書、ESG相關輔導 - 我們將為您免費諮詢服務(請點我) 華宇官方LINE
上班時間也歡迎撥打電話諮詢 +88634951008 - 華宇免費公開班:最新企業輔導課程 (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