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車輛安全成為全球關注議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2018 年全球道路安全狀況報告》,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高達 135 萬人,自發明汽車以來,世界上已有 5000 多萬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這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或一些最嚴重全球流行病的死亡人數。此外,還有 2000 萬至 5000 萬人遭受非致命傷害,其中有許多人因此殘疾。
道路交通傷害給個人、家庭及整個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些損失包括死傷者的治療費用,也包括死者、因傷殘疾者以及照顧傷者的家人所喪失的勞動力。每年大多數國家因道路交通碰撞造成的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3 % 左右。以台灣為例,2013 年因車禍死傷的社會損失,包括醫療、維修、保險、賠償等費用,竟高達新台幣 4748 億元,占台灣該年度 GDP 的 3.1 %,相較於 2010 年調查的 3817 億元,損失增加了將近 1000 億元 。
為此,聯合國大會於 2020 年 9 月通過一項決議,宣佈《2021 – 2030 年道路安全行動十年》之全球計畫,並承諾 2030 年達成道路交通死亡與受傷人數減少 50 % 的宏偉目標,世衛組織總秘書長譚德塞博士說,「交通應促進健康與福祉,保護環境,造福所有人。這需要政府最高層領導者發揮重大主導作用 , 根據該政治宣言採取行動,實現該願景 。」
《2021 – 2030 年道路安全行動十年》之全球計畫強調,道路安全責任遠遠超出衛生與交通範疇,必須對道路安全採取綜合辦法,呼籲持續改進城市、道路及車輛的設計,城市規劃人員與工程師必須將安全作為所有交通基礎設施的核心考慮因素,企業則可透過在整個價值鏈落實安全優先原則的方式來推動與改善道路安全,政府機構制定並執行與重要風險有關的法律,提昇公眾意識,以及為道路交通碰撞受害者及時提供可挽救生命的緊急護理,促進有利於安全步行、騎自行車及公共交通的交通政策和道路設計,打造一個安全無虞的交通環境。
為改善行車安全並降低車禍死亡與受傷事故,美國交通部率先於 2016 年底宣布啟動立法程序,強制要求美國所有在 2021 年出廠的新車都必須安裝 V2V(Vehicle – to – Vehicle)車載通訊設備,美國政府亦積極推動車聯網相關技術的發展。
車輛安全標準的發展
隨著車載通訊技術的發達,行車電腦能自動根據其他車輛或系統發送出來的資訊,提醒駕駛人及時地反應以避免發生交通事故。以往人們對於車輛安全的認知,在於提高車子本身結構的安全性;未來的科技則著重在事故可能發生前的立即動作,降低事故發生的機會。由於行車安全相關議題攸關性命,對於安全相關的標準制定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促成道路車輛相關國際標準的誕生。
現行汽車產業安全標準可區分成三大面向,分別為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品質(Quality)及資訊與網路安全(Information & Cyber Security)。功能安全之國際標準有汽車產業熟悉的 ISO 26262《道路車輛功能安全》與仍在開發的 ISO/PAS 21448《道路車輛預期功能安全》等;品質管理系統標準有 ISO 9001、IATF 16949等;資訊與網路安全之標準則包含 ISO 27001 以及 2021 年發佈的 ISO/SAE 21434《道路車輛-網路安全工程》。針對 2018 年改版的 ISO 26262 與去年發佈的新標準 ISO/SAE 21434 進行簡單的介紹與重點說明,我們將在”道路車輛安全標準的最新發展(二)中與大家分享。
資料來源:貝爾官網